目前,普遍從廢鈀碳催化劑中回收鈀的方法有浸出法和焚燒法兩種:
一、浸出法
浸出法是用酸(鹽酸-氯酸鈉、鹽酸-雙氧水或王水)將鈀從廢催化劑中浸出,過濾后,用鐵粉或鋅粉置換濾液中的鈀。得到的粗鈀再次用混酸或王水溶解后,采用氧鈀酸銨沉淀法和二氯二胺絡亞鈀法提純,得到高純度的海綿鈀。該法的鈀浸出率低、浸出時間較長,但廢催化劑中的鈀不易流失。
二、焚燒法
焚燒法是講廢催化劑高溫下焙燒,除去其中的碳和有機物,以堿性甲醛溶液或甲酸還原燒渣,過濾后,用鹽酸-雙氧水活王水將濾渣溶解,得到鈀溶液。鈀溶液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得到氯化亞鈀或采用氨水絡合酸化沉鈀,后用水合肼還原得到純海綿鈀。用此法應設法減少在焚燒過程中鈀的流失。
從銀電解廢液中回收鈀。在銀的電解精煉過程,分散在銀電解液中的少量鈀以Pd(NO3)2的形態(tài)存在。在75℃~80℃的條件下向含鈀電解液中加入黃藥(濃度為1%~5%),劇烈攪拌,得到黃原酸亞鈀。沉鈀后的溶液用銅置換回收銀,余液用Na2CO3中和回收銅,其中和液棄之。黃原酸亞鈀[(C2H5OCSS)2Pd]用王水溶解后除去氯化銀。濾液加入HNO3氧化,再加氯化銨沉淀鈀,得到氯鈀酸氨[Pd(NH4)2C,用水溶解后,采用氨絡合法提純2次~3次,水合肼還原,可制得99.8%海綿鈀。此法設備簡單,操作方便,鈀的回收率>90%。
貴金屬廢料產(chǎn)生于貴金屬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使用和使用后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含金廢料主要來源于電子工業(yè)的各種廢器件、廢合金和各種廢鍍金液等。含銀廢料的來源與含金廢料相似,但因銀是廉價的貴金屬,銀在工業(yè)上的用途比金廣得多,相應的含銀廢料的來源也比含金廢料要多。含銀廢料主要來源于電子工業(yè)的觸點材料、釬料、涂鍍層、銀電極、導體和有關(guān)復合材料等,石油化工行業(yè)的含銀催化劑和各類銀化合物使用后的廢棄物,照相工業(yè)的各種廢膠片、相紙和洗相用液,首飾及裝飾品的各類含銀首飾、表殼和有關(guān)藝術(shù)品等。鉑族金屬因包含6種金屬,相應的廢料種類比含金銀的廢料多。鉑族金屬廢料的主要存在形式為廢鉑族合金、廢鉑族金屬催化劑、廢鉑族金屬電子漿料、廢熱電偶、廢鉑族金屬電鍍液以及廢首飾等。各類廢料所含鉑族金屬總量和各鉑族金屬元素的量差異很大。
擦銀布回收洗銀水擦銀布這兩樣東西都是用來保養(yǎng)銀首飾.銀首飾時間長了會氧化變黑.通過這兩樣東西,使之恢復亮澤. 銀飾的保養(yǎng)方法是天天佩戴,因人體油脂可使產(chǎn)生自然溫潤的光澤。 含精致及立體做成雕塑之銀飾,避免刻意擦拭光亮。 若發(fā)現(xiàn)銀飾有變黃的跡象,應先用珠寶小刷清潔銀飾品的細縫,然后用拭銀布輕拭表面, 即可讓銀飾恢復原本的銀白與光亮。在此建議各位:若使用拭銀布能夠恢復約八成的銀白狀況,擦銀布回收就無需使用拭銀乳和洗銀水了,因為這些產(chǎn)品都具有一定的腐蝕性,銀飾在使用過這些 產(chǎn)品之后,會越發(fā)容易變黃。拭銀布含有銀保養(yǎng)成份,不可水洗。 如果平時在佩戴之后沒有對銀飾進行處理和收藏,就極有可能使銀飾變黑。這時應使用珠寶小刷清潔飾品的細縫,然后將拭銀乳滴一滴在面紙上,將銀飾表面黑色氧化物拭去,擦銀布回收再用拭銀布恢復飾品原 本的光亮。之后就要記住做好日常的一般保養(yǎng)了,避免銀飾再次變黑,銀飾在多次變黑之后就很難擦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