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酒以本地優(yōu)質糯高梁為原料,用小麥制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發(fā)酵期長,多次發(fā)酵,多次取酒等獨特工藝,這是茅臺酒風格獨特、品質優(yōu)異的重要原因。釀制茅臺酒要經過兩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攤晾加曲(發(fā)酵七次)、七次取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后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綿軟柔和,方準裝瓶出廠,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
茅臺酒主要工藝流程及要求: (1)制曲:小麥經破碎,加入母曲和水制成曲胚,用稻草間隔入倉發(fā)酵40天后拆曲,貯存6個月后投入制酒生產。 (2)制酒: ①投料階段:重陽開始分2次投料,即下沙和造沙(沙指高粱)。下沙高粱經破碎后加熱水潤糧,次日加母糟蒸糧,下甑攤晾,之后加曲和尾酒拌勻堆積,達到工藝要求,入窖發(fā)酵30天后開窖取醅,再與造沙經破碎、潤糧后的高粱拌勻,從蒸糧開始重復上述工序。 ②餾酒階段:餾酒階段共有7個輪次,每個輪次均經攤晾、加曲、堆積、入窖和餾酒操作。 制酒過程共經歷9次蒸煮(餾),8次攤晾、加曲、堆積、入窖,7次取酒,一年一個生產周期。 (3)貯存勾兌:基酒(輪次酒)分醬香、醇甜香、窖底香3種典型體貯存于陶壇中,將不同輪次、不同典型體、不同酒度、不同酒齡的基酒進行勾兌,勾兌后貯存于陶壇。貯存勾兌工序至少歷經3年。 (4)包裝:勾兌后的酒經檢驗合格后,采用不透明容器包裝出廠。
茅臺酒的箱子是特別定制的,制作成本比普通箱子的制作成本高。所以一些假冒的茅臺酒箱子就和真茅臺酒有很大的區(qū)別,下面教大家怎么看。 ①真的茅臺酒箱子其邊緣部分是有折痕的,普通箱子是沒有的。 ②真茅臺酒箱子上的條碼字跡清晰,logo顏色明亮,如果是假茅臺則暗淡、無光澤。 ③真茅臺酒箱子的封帶較寬,假茅臺封帶則較窄。 ④真茅臺酒箱子上的噴碼是機噴上去的,所以數字會出現斷連的情況。很多假的茅臺酒其數字沒有任何斷連。
據記載,國營茅臺酒廠成立之后,為了防止酒瓶磨損,就開始使用棉紙來包裹酒瓶。 到20世紀60年代后期,部分外銷的茅臺酒開始使用更美觀的紙盒包裝,但是大多數內外銷的茅臺酒還是使用棉紙包裹。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內銷和外銷茅臺酒開始卸掉棉紙,使用紙盒包裝,從此,棉紙包裹的茅臺酒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構皮紙的古老工藝,貴州的造紙歷史已經有一千多年了,當地盛產的竹子、麻桿、構皮等是上等的造紙原料。包裹在茅臺酒瓶上的紙我們常見的棉紙,其實它的學名叫構皮紙,是中國古法造紙的一種。 包裹用的構皮紙,柔軟耐用。在放大鏡下看,組織纖維豐富,有很多像白絲發(fā)的纖維排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