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礦物質(風化巖石):土壤礦物質是巖石經過風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礦物顆粒(砂粒、土粒和膠粒)。 土壤礦物質種類很多,化學組成復雜,它直接影響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是作物養(yǎng)分的重要來源。
凡有條件的各類城市道路都必須種植行道行道樹,創(chuàng)造遮蔭條件。有條件的各類分車帶以及步道外側綠帶,喬灌木種植面積一般應占綠地面積的80%,并注意適當增加常綠喬灌木比例,加強其減噪功能。非林下草坪和地被植物種植面積控制在約20%。
在栽苗木時使用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其次,如果是已經栽種好的苗木,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人工疏松土壤,就跟鋤地一個意思;2、施用有機肥,是自己配制的腐熟的餅肥、畜肥、腐葉肥等。3、適當施用土壤疏松劑,寧少勿多,不可過量。
土質粘性過重,易板結,多見未完全風化石塊,不利于透水透氣,更不利于植物的生長,不宜直接作為綠化土壤使用。如果要用于種植必須進行土壤改良。
建議:一方面是添加菇肥,平均厚度10厘米以上,與上層土均勻混合,既可改善其物理性質,也可填加肥力;另一方面是,適當增大喬、灌木的洞穴開挖尺寸,要大于原規(guī)定的尺寸20%至30%左右,然后用透水透氣性良好的沙壤土配15%至20%的菇肥均勻混合后回填種植。同時,再添加適量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常見的相對經濟又有效的基肥是泥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