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土復原地的地基應耕起一定的厚度,以便和復原表土合為一體。采取深耕方法讓土地風吹日曬,從而達到復原地膨軟的目的,如果下層土質(zhì)不好,應改良土壤,土壤改良深度以80至100厘米為宜(含表層)。
城市公共綠地,特別是城市中心地區(qū)新建公共綠地,總體上要以喬木為骨干多層次進行配置,盡可能在單位面積內(nèi)增加綠量,局部可設置適當?shù)拈_敞空間。喬灌木在綠地中的種植面積比例一般應在70%其余為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在規(guī)劃綠地設置的城市綠化廣場,綠地應在6O%以上,其中喬灌木種植比例應符合公共綠地的指標要求。鋪裝場地也要從本市氣候條件和游憩功能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形成部分林蔭覆蓋的空間,種植遮蔭喬木,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證其正常生長。對于目前只有大面積鋪裝和純草坪的廣場,要采取措施,從調(diào)整規(guī)劃設計入手加以改造,補種大樹。
凡有條件的各類城市道路都必須種植行道行道樹,創(chuàng)造遮蔭條件。有條件的各類分車帶以及步道外側(cè)綠帶,喬灌木種植面積一般應占綠地面積的80%,并注意適當增加常綠喬灌木比例,加強其減噪功能。非林下草坪和地被植物種植面積控制在約20%。
征對不同的植物種植土深度不一,一般草本淺根系植物,10-20cm,比如小白copy菜等葉菜和矮牽牛等一年或百兩年生植物;如果是灌木類,則25-40cm,這個深度滿足大部分植物所需。如果是喬木度或是根系發(fā)達的植物,則露地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