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系統(tǒng)的組成:注射系統(tǒng)由塑化裝置和動力傳遞裝置組成。
螺桿式注塑機塑化裝置主要由加料裝置、料筒、螺桿、過膠組件、射嘴部分組成。動力傳遞裝置包括注射油缸、注射座移動油缸以及螺桿驅動裝置(熔膠馬達)。
加熱/冷卻
加熱系統(tǒng)是用來加熱料筒及注射噴嘴的,注塑機料筒一般采用電熱圈作為加熱裝置,安裝在料筒的外部,并用熱電偶分段檢測。熱量通過筒壁導熱為物料塑化提供熱源;冷卻系統(tǒng)主要是用來冷卻油溫,油溫過高會引起多種故障出現(xiàn)所以油溫必須加以控制。另一處需要冷卻的位置在料管下料口附近,防止原料在下料口熔化,導致原料不能正常下料。
對塑料制品的評價主要有三個方面,是外觀質量,包括完整性、顏色、光澤等;第二是尺寸和相對位置間的準確性;第三是與用途相應的物理性能、化學性能、電性能等。這些質量要求又根據(jù)制品使用場合的不同,要求的尺度也不同。制品的缺陷主要在于模具的設計、制造精度和磨損程度等方面。但事實上,塑料加工廠的技術人員往往苦于面對用工藝手段來彌補模具缺陷帶來的問題而成效不大的困難局面。
注塑機機械手是能夠模仿人體上肢的部分功能,可以對其進行自動控制使其按照預定要求輸送制品或操持工具進行生產操作的自動化生產設備。華南、華東沿海地區(qū)的中國塑料加工廠對機械手表現(xiàn)出越來越濃厚的興趣,但是注塑機機械手在國內塑機行業(yè)的普及率低于10%。機械手可以確保運轉周期的一貫性,提高品質,并且更加。隨著塑料加工行業(yè)在我國的敏捷發(fā)展,注塑成型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也越來越高?,F(xiàn)代化的注塑機經常配置有機械手,以提高生產效力。我國出口和進口注塑機的數(shù)量基本持平,均為1.5萬臺左右,但進口額為9.2億美元,出口額為3.5億美元。精密注塑機主要是國外品牌,擠出裝備中的雙向拉伸PET,膜機組、精密醫(yī)用導管擠出機組等也一直是國外公司的領地。開發(f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精密注塑和擠出裝備非常必要,一方面可以替代進口,還可以使得我國在國際塑料機械高端市場上占據(jù)一席之地。傳統(tǒng)塑料機械在節(jié)能方面還具有一定的潛力,原因是以往的設計往往只注重單機的生產能力。在節(jié)能型塑料機械的設計中,生產速度已不是重要的指標,重要的指標是加工單位重量制品的能耗。所以,必須對設備的機械結構、控制模式,以及操作工藝條件進行基于小能耗的優(yōu)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