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草塊。鋪草塊前,應檢查場地是否整平等準備工作情況,必須將一切現(xiàn)場準備工作做完后方可施工。鋪草塊時,必須掌握好地面標高,采用釘樁拉線作為掌握標高的依據(jù)??擅扛?0m釘1個木樁,用儀器測好標高,做好標記,并在木樁上拉緊細線繩。鋪草時,草塊的土面應與線平齊,草塊薄時應墊土,草塊太厚則應適當削薄一些。鋪設草塊可采取密鋪或間鋪,密鋪應使縫隙錯落互相咬茬,草塊邊要修整齊,互相銜接不留縫,草塊間填滿細土,用木拍拍實,使草塊與草塊、草塊與地面緊密連接。間鋪間隙應均勻,縫的寬度為4~6cm。一定要保證鋪平,否則將來低洼積水,會影響草坪生長。后用500kg的碾子碾壓,并及時噴水養(yǎng)護,保持土壤濕潤直至新葉開始生長,鋪草時,若發(fā)現(xiàn)草塊上帶有少量雜草,應立即挑凈,如雜草過多則應淘汰。
經(jīng)育苗地培育出的草像地毯一樣,可以卷起來運至工地,又像地毯一樣鋪開,并及時噴水養(yǎng)護,短時間內(nèi)即可恢復生機,形成草坪景觀。其優(yōu)點是工期短、見效快,缺點是成本略高于其他草坪種植方法。
①起草搬運。地毯式草卷長寬以1m為宜,一般每卷卷起的直徑為15~20cm,重約30kg(含水量25%~30%),苗齡2個月即可卷起出圃。苗齡越長,根系透過無紡布數(shù)量越大,卷起時較費力,卷帶床土越多,但不影響成活。搬運時可采用簡易擔架,應輕抬輕放避免撕裂。
②鋪設。輕抬輕放的草卷邊緣較整齊,依次鋪設,地邊地角處可剪栽補鋪,接縫處靠緊踏實并適當覆土彌合,切勿邊角重疊,否則會使上層接地不實,根系懸空,下層草苗被蓋壞死,全部鋪完后進行滾壓。
③澆水。第1次水必須澆透,使之與土壤接實,便于向下扎根。然后撒上0.3cm左右的加肥細土,再澆第2遍水,使根系間填實,有利緩苗復壯。2~3d后根系代謝正常后,轉(zhuǎn)入正常養(yǎng)護。
典型癥狀是草坪上出現(xiàn)環(huán)形或不規(guī)則形狀、直徑為5~50cm、紅褐色的病草斑塊。病草水浸狀,迅速死亡。死葉彌散在健葉間,使病草斑呈班駁狀。病株葉片和葉鞘上生有紅色的棉絮狀的菌絲體,直徑可達10mm,和紅色絲狀菌絲束,可以在葉尖的末端向外生長約10mm,清晨有露水或雨天呈膠質(zhì)肉狀,干燥后,變細成線狀。仔細地檢查單株病草可以發(fā)現(xiàn)紅絲病只侵染葉子,而且葉的死亡是從葉尖開始向下發(fā)生。紅絲病在1年中的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均可發(fā)生,癥狀易多變,特別是當不產(chǎn)生紅絲或紅色棉絮狀物時,診斷就很困難。
給草坪草追肥應用含氮量高且有適當磷、鉀肥料。
氮肥能促使草坪草莖葉繁茂,但過量的氮會導致地上部分徒長、而影響根系發(fā)育;磷、鉀肥可提高草坪草的抗逆能力,所以氮、磷、鉀必須平衡合理地使用。
三者的比例一般為10:6:4或10:5:5為宜,為避免施肥后立即產(chǎn)生不適當?shù)拇碳ぷ饔?;并保證養(yǎng)分源源不斷供給草坪,至少有一半的氮應是緩效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