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草。分條栽與穴栽2種方法。條栽法比較節(jié)省人力,用草量較少,施工速度也快,但草坪形成時間比點栽的要慢。操作方法很簡單,先挖(刨)溝,溝深5~6cm,溝距20~25cm,將草蔓(連根帶莖)每2~3根為1束,前后搭接埋入溝內(nèi),埋土蓋嚴,碾壓、灌水,之后要及時挑除野草。穴栽比較均勻,形成草坪迅速,但比較費人工。栽草2人為1個作業(yè)組,1人負責分草并將雜草挑凈,1人負責栽草,用花鏟刨坑,深度和直徑均為5~7cm,株距根據(jù)不同草種而有所不同。呈梅花形(三角形)將草根栽入穴內(nèi),用細土埋平,用花鏟拍緊,并隨時順勢耬平地面,后再碾壓1次,及時噴水。
經(jīng)育苗地培育出的草像地毯一樣,可以卷起來運至工地,又像地毯一樣鋪開,并及時噴水養(yǎng)護,短時間內(nèi)即可恢復生機,形成草坪景觀。其優(yōu)點是工期短、見效快,缺點是成本略高于其他草坪種植方法。
①起草搬運。地毯式草卷長寬以1m為宜,一般每卷卷起的直徑為15~20cm,重約30kg(含水量25%~30%),苗齡2個月即可卷起出圃。苗齡越長,根系透過無紡布數(shù)量越大,卷起時較費力,卷帶床土越多,但不影響成活。搬運時可采用簡易擔架,應輕抬輕放避免撕裂。
②鋪設。輕抬輕放的草卷邊緣較整齊,依次鋪設,地邊地角處可剪栽補鋪,接縫處靠緊踏實并適當覆土彌合,切勿邊角重疊,否則會使上層接地不實,根系懸空,下層草苗被蓋壞死,全部鋪完后進行滾壓。
③澆水。第1次水必須澆透,使之與土壤接實,便于向下扎根。然后撒上0.3cm左右的加肥細土,再澆第2遍水,使根系間填實,有利緩苗復壯。2~3d后根系代謝正常后,轉入正常養(yǎng)護。
銹病分布廣、危害重,幾乎每種禾草上都有一種或幾種銹菌危害。其中以冷季型草中的多年生黑麥草、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及暖季型草中的狗牙根、結縷草受害重。
癥狀表現(xiàn):
草坪草銹病種類很多,感病部位常生成黃色至鐵銹色的孢子堆,被銹病侵染的草坪遠看是黃色的。
發(fā)病規(guī)律:
北方一般春秋季發(fā)病重,4月份就可始見發(fā)病中心,影響銹病發(fā)生的因素很多,有不同品種的抗病程度,溫度,降雨、蔽蔭、草坪密度、水肥、修剪等遭受逆境而生長緩慢的草上為嚴重。
草坪紅絲病的防治方法
1)及時澆水以防止草坪上出現(xiàn)干旱,應深澆,盡量減少澆水次數(shù),澆水時間應在白天的早晨,特別避免傍晚澆水。
2)土壤的pH值應保持在6.5~7.0。
3)保持土壤肥力充足,增施氮肥有于減輕病害,但應避免過度。
4)適當修剪,并及時收集剪下的碎葉集中處理,以減少菌量。
5)避免蔭蔽,增加光照和空氣流通。給草坪通氣、增加光照。
6)種植抗病草種和品種。
7)發(fā)病初期可用代森錳鋅、福美雙等藥劑噴霧,進行必要的化學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