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灌木分類:法桐、國槐、火炬樹、千頭椿、欒樹、五角楓、楸樹、白蠟樹、紅葉柳、刺槐、八月桂、紅果冬青、棕櫚、香樟、喜樹、龍爪槐、榆樹、白玉蘭、銀杏、楊梅古樁、四季桂、桂花、盆栽月季、紅桎木古樁、金葉女貞、迎春、紅瑞木、小葉女貞、瓜子黃楊、金絲桃、十大功勞、龍柏、八角金盤、茶梅、灑金柏、紅葉石楠等。
地徑-常以“d”表示,是指距離地面高30cm處測量所得的樹(苗)木直徑。根據(jù)品種不同,有些苗木地徑起量部位距離地面30-50cm不等,有些直接貼地皮量。
泥球直徑-又稱球徑,常以“D”表示,系苗木移植時,根部所帶泥球的直徑,一般以直徑D的8倍來做泥球。
泥球厚度-又稱泥球高度,常以“h”表示,系苗木移植時所帶泥球地部至泥球表面的高度。
培育年數(shù)-又稱苗令,通常以“一年生”、“二年生”……表示。系苗木繁殖、培育年數(shù)。
長度-又稱蓬長、莖長,通常用“L”表示,系攀緣植物主莖從根部至梢頭之間的長度。
緊密度-系球形植物冠叢的稀密程度。通常為球形植物的質(zhì)量指標。
平方米-通常以“㎡”表示,稀植物種植面積計量單位。
澆水原則:從銀杏生長過程來講,應掌握以春季為重點,采用多次少量勤澆水的原則。春季是銀杏澆水的關鍵時期,6月底至7月初銀杏的新梢停止生長。銀杏從發(fā)芽前后到麥收前后是需水的關鍵時期,然而這—時期一般年份是少雨干旱季節(jié),因此,要多次少量勤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60%-80%。6月下旬全7月下旬是銀杏種仁生長發(fā)育的高峰,需水量較大,但是一般情況下此期為多雨季節(jié),若遇到天氣干旱,就必須澆水,否則會影響種仁的生長發(fā)育.造成減產(chǎn)。秋季以后到土境封凍前,銀杏需水量較春季少,不遇到特殊干旱一般不澆水。土壤封凍前—般要燒—次封凍水。銀杏采葉園澆水比結果園要多,9月底以前只要干旱就要澆水。
溝灌:適于結果園、采葉園、豐產(chǎn)林、間作等栽培模式。具體做法是:順樹的行間挖深20-25匣米、寬30-40厘米的條溝,溝的數(shù)量根據(jù)各地經(jīng)驗,一船相隔100-120厘米挖一條溝即可。條溝的比降為1/1200。比降過大易灌水不均。灌水時以灌滿溝為準,待水滲下后,及時把溝填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