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食量較大,對習慣了的飼料食欲旺盛,但對變質的飼料特別敏感,常因此減食或廢食,甚至引起流產。對素也特別敏感,投藥后容易引起腸炎,如使用青霉素,不論劑量多大,途徑如何,均可引起小腸和結腸炎,甚至使其死亡。對青霉素的敏感性比小鼠高1000倍,故用青霉素時應特別小心。與大鼠和小鼠相反,它夜間少食少動。
豚鼠繁殖率高,抗病力強,性成熟早,在出生1到3個月時,性周期短,一般為16天左右,屬于晚成性動物,即母鼠懷孕期較長,為63(59~72)天,每年可產6胎,胚胎在母體發(fā)育完全,出生后即已完全長成,全身被毛,眼張開,耳豎立,并已具有恒齒,產后1小時即能站立行走,數(shù)小時能吃軟飼料,2到3天后,即可在母鼠護理下一邊吸吮母乳,一邊吃青飼料或混合飼料,迅速發(fā)育生長。仔鼠35天性成熟,一對豚鼠一年可循環(huán)繁殖80對。它們的懷孕時間在嚙齒動物中算是比較長的,大概是50到75天。
豚鼠的體形在嚙齒類動物中偏大,體重在700~1200克(1.5~2.5磅)之間,體長在20~25厘米(8~10英寸)之間。身材短小但是強壯有力,頭較大,是身體的三分之一,眼睛大而圓,耳朵短小貼著頭部,毛發(fā)粗糙而且很容易脫落,沒有尾巴。豚鼠脊柱由36塊脊椎骨組成,其中頸椎7枚、胸椎13枚、腰椎6枚、薦椎4枚、尾椎6枚。肋骨13對,其中6對真肋、3對假肋、4對浮肋。前腳平直而強健有力,一般都會有4個趾頭,每個趾頭上都有尖利的爪;后腳有3個有爪的腳趾,而且都比較長。豚鼠靠腳底走路,行走時腳跟著地。
黑豚鼠要放在防止飼料發(fā)霉、變質上。配合飼料隨配隨喂,顆粒飼料直接投喂時,應放干凈水供飲,或拌飼料喂,少食多餐,每只成豚日糧40克左右,每天喂兩次,保持食槽清潔衛(wèi)生。喂精料后,同時放入新鮮青料,青料當天割當天喂,每日每只成豚喂青料量為250克左右,防止飼喂被農藥等污染的青料。飼養(yǎng)室要保持清靜,每天清理糞便,用具經常刷洗干凈。室溫能保持在18℃-25℃,相對濕度45%-55%,冬天做好保暖工作。防止鼠類、蛇類進入養(yǎng)殖室,為黑豚鼠營造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飼養(yǎng)員要認真負責、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