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西裝出現之前,近代西方男性出席商務場合穿的套裝,有一件又長又厚的黑色外套,稱為frock coat。直至19世紀末,美國人開始改穿比較輕便、只長及腰間的外套,稱作sack suit。這成為了非正式、非勞動場合的日間標準裝束,即使是樸實的男性也會有一套這樣的西裝,讓星期日上教堂時穿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這種簡便套裝會連同背心穿著。
另一方面,晚間套裝也發(fā)展出一種非正式裝束。原本的燕尾服演變出小晚禮服。時至今日,小晚禮服甚至取代燕尾服,成為出席晚間場合的標準裝束,而歷史較長的燕尾服只留給莊重的場合穿著,如宴會、音樂演奏會、受勛儀式等。日間的正式裝束則是早禮服。雖說現代場合一般已經不太拘泥于繁文縟節(jié),但視乎出席場合所要求的禮節(jié),請柬上應該會注明穿衣要求。
西裝又稱作“西服”、“洋裝”。西裝是一種“舶來文化”,在中國,人們多把有翻領和駁頭,三個衣兜,衣長在臀圍線以下的上衣稱作“西服”,這顯然是中國人民對于來自西方的服裝的稱謂。中國改革開放后,西裝進入內地市場。
西裝穿著要領。穿雙排扣的西裝一般應將紐扣都扣上。穿單排扣的西裝,如是兩??鄣闹豢凵厦娴囊涣?,三粒扣的則扣中間的一粒。在一些非正式場合,可以不扣紐扣。穿西裝時襯衫袖口一定要扣上。西裝的駁領上通常有一只扣眼,這叫插花眼,是參加婚禮、葬禮或出席盛大宴會、典禮時用來插鮮花用的,在我國人們一般無此習慣。西裝的衣袋和褲袋里,不宜放太多的東西,將東西放在西裝左右兩側的內袋里。西裝的左胸外面有個口袋,這是用來插手帕用的,起裝飾作用,在此胸袋里不宜插鋼筆或放置其它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