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又稱版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財產(chǎn)權利和精神權利的總稱。主要包括著作權及與著作權有關的鄰接權;通常我們說的知識產(chǎn)權主要是指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和作品登記。
知識產(chǎn)權出資需要經(jīng)過評估,評估需要提供如下材料:
(1)提供專利證書,專利登記簿,商標注冊證,與無形資產(chǎn)出資有關的轉讓合同,交接證明等。
(2)填寫無形資產(chǎn)出資驗證清單。要求填寫的名稱,有效狀況,作價等內容符合合同,協(xié)議,章程,由企業(yè)簽名或驗收簽章,獲得各投資者認同,并在清單上簽名。
(3)無形資產(chǎn)應辦理過戶手續(xù)(知識產(chǎn)權辦理產(chǎn)權轉讓登記手續(xù);非專利技術簽定技術轉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辦理變更土地登記手續(xù))但在驗資時尚未辦妥的,填寫出資財產(chǎn)移交表,由擬設立企業(yè)及其出資者簽署,并承諾在規(guī)定期限內辦妥有關財產(chǎn)權轉移手續(xù);交付方式,交付地點合同,協(xié)議,章程中有規(guī)定的,應與合同,協(xié)議,章程相符:“接收方簽章”欄,由全體股東簽字蓋章。
(4)資產(chǎn)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目的,評估范圍與對象,評估基準日,評估假設等有關限定條件滿足驗資要求的評估報告和出資各方對評估資產(chǎn)價值的確認文件。
(5)新公司法第二十七條刪去了舊款關于知識產(chǎn)權出資比例的要求,意味著企業(yè)可以用知識產(chǎn)權出資。
(6)以專利權出資的,如專利權人為全民所有制單位,提供上級主管部門批文;以商標權出資,提供商標主管部門批文;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的,提供國家或省級科技管理部門審查認定文件。
(一)發(fā)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于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六)發(fā)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
(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的權利,計算機軟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
(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xiàn)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十二)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chuàng)作出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著作權實行自愿登記,作品不論是否登記,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實行作品自愿登記制度的目的在于維護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以及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有助于解決因著作權歸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并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