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鼠一年四季均可發(fā)情交配,種鼠配種每次發(fā)情1~3天,每日1~2次。每胎產(chǎn)崽1~6只。
母鼠交配懷孕后約60天產(chǎn)崽,臨產(chǎn)前6~7天,母鼠乳頭露出,活動減少,行動遲緩。臨產(chǎn)前,不時發(fā)出“咕--咕--”聲,分娩時,仔鼠連同胎衣和胎盤一并產(chǎn)出。母鼠邊產(chǎn)邊把胎衣和胎盤吃掉,吃到后咬斷臍帶,并潔凈仔鼠身上的羊水。分娩時間2~4小時,快也要1~2小時分娩完畢。此時可聽到仔鼠“嘰--嘰--”的叫聲。母分娩時避免觀看和用手摸并保持環(huán)境安靜。母鼠產(chǎn)仔12小時后,開始給仔鼠哺乳。初生仔鼠體重僅10克左右,全身無毛。竹鼠生長較快,6月齡體重可達2千克左右。
中華竹鼠主要分布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緬甸北部和越南等地。中國具體省份如廣西、廣東、云南、福建、湖南、貴州、江西、浙江、安徽、湖北、四川西部、重慶、甘肅南部、陜西南部、湖北北部等。中華竹鼠在我國的竹鼠種類中分布廣,故有“普通竹鼠”之稱。成年個體體長30~40厘米,體重1.5~3千克。體色從年齡增長從深色到淺色幼年周身深灰黑色,成年個體背部毛色棕灰色,老年背毛成棕黃色。
小竹鼠分布區(qū)狹窄,數(shù)量少,屬于稀有種。這是個體小的竹鼠,主要在云南西部和尼泊爾、 孟加拉北部、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等地。分布在中緬邊境一帶海拔600米左右的熱帶雨林和邊上的竹叢中,多在芭蕉芋、木薯地等環(huán)境中挖洞生存,為竹鼠科中體型小的一種。體形與中華竹鼠相似體重僅為0.2~0.3千克。全身被毛呈棕褐色。孕期40天,每胎1~5只。
竹鼠皮毛細軟,毛絨豐足、色澤光潤、板質良好,是制裘原料皮。中華竹鼠皮毛細軟,底絨厚、是制裘衣、皮領、帽子的上等原料。尤其板皮是制上等皮革、鞋的好原料。竹鼠須是制作毛筆的原料。由于竹鼠集毛皮、肉、藥、觀賞于一身,因此在國內(nèi)外市場上一直暢銷不衰,其經(jīng)濟效益十分顯著,是出口創(chuàng)匯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