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防水顧名思義就是工地建設引伸出來的一個概念!防水材料是工程防水的基礎材料,防水不做好,地下室滲漏,后期維修很麻煩。 工程防水主要包括地下室底板、側墻、廚衛(wèi)間、露臺、屋面、游泳水池等。 窗體 滲水原因 一、造成窗框周邊漫滲,有如下原因: 1.結構形變,密封材料脫落。 2.窗框周邊有細小裂縫。 3.窗框周邊有空穴存在。 4.安裝誤差大。 窗體防水治理方法 ⑴清理窗框周邊,查找滲漏縫隙,分析滲漏原因; ⑵對于墻體內部存在空穴的部位,根據具體情況考慮化學灌漿或填充其它 彈性防水材料。 ⑶清理縫隙表面,其表面不應有油污,浮塵等隔離物; ⑷在窗框周邊縫隙內嵌填彈性密封材料; ⑸試水檢驗防水效果。 衛(wèi)生間 滲水原因 一、結構施工 1.混凝土的水灰砂石等的配比不正確,引起板、梁裂縫。 2.混凝土澆筑時混凝土已過初凝時間。 3.澆筑中斷時間過長,形成施工冷縫。 4.澆筑時振搗不夠或超振,形成混凝土內有毛細孔隙。 5.澆混凝土時(一般衛(wèi)生間采取降板300)時,梁板同時澆筑,在梁下部(板的上面)出現懸空洞。 6.支撐衛(wèi)生間的梁側模板的支撐木條在澆筑時未即時除掉,留在板中,形成孔洞。 7.馬蹬直接放在板底模上,再加上上部鋼筋露出板面,鋼筋發(fā)生銹蝕,形成水路而出現滲漏。 8.由于是降板,工人下料經常下錯使得鋼筋放不下,于是強行彎曲下放,造成降板中梁側根部形成無筋長帶,從而易發(fā)生板小裂縫口。 9.模板拆的過早,養(yǎng)護不及時或不夠,板形成裂縫。
水與水蒸氣的壓力變化水一旦滲透到建筑物里面,在有限的空間內,等太陽一曬,產生熱能,就形成水蒸氣,這些水蒸氣 產生大量的壓力足以破壞原有的防水層,甚至于表面的裝潢及飾材(譬如,油漆脫落、壁紙發(fā)黑、磁磚鼓 起、木質地板膨鼓)換句話說,一單位的水,如果全部變成水蒸氣,在建筑物內部有限度的空間里面,就 產生了1240倍的壓力,這個壓力的破壞性實在太可怕了。(所以我們時常發(fā)現防水膠施工在含水的泡沫水 泥上,不久就整個鼓起剝落了。)
施工工序 清理基層 吹風除塵 重點部位處理 底層涂刷 多遍防水層涂刷 卷材粘結 基層要求 ⒈基層表面應壓實平整,采用水泥砂漿找平層時,必須充分養(yǎng)護,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現象,應符合設計要求。 ⒉新舊面層必須清理干凈,不得有雜物和灰塵,以免影響粘結強度。 ⒊混凝土表面含水率不應大于10% ⒋涂刷防水涂料時基層應干燥。一般可憑經驗、肉眼觀察,也可用1m見方的朔料布覆蓋其上,利用陽光照射1-3小時后 (也可用吹風機加熱的方法),觀其是否出現汽水,若無汽水可視為干燥方可施工
施工操作 ⒈基層清理完畢后,應先將陰陽角、伸縮縫、施工縫等重點部位進行處理。特別是泄水孔等不易涂刷的部位、應做加強處理,涂刷2-3遍防水底層涂料。 ⒉備好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基層涂料和粘接卷材的涂料必須要分清。涂刷底層涂料。為提高防水卷材與基層粘結性,可用底層涂料反復涂刷,并涂刷均勻,覆蓋完全,充分滲入混凝土基層,以提高粘結強度和抗剪切強度。 ⒊防水涂料必須按照產品使用說明進行配比,按A:B=2:1的比例進行配比,每次攪拌量以現場實際用量配對。 ⒋防水涂料應攪拌均勻,攪拌時間約3--5分鐘,并攪拌至甲、乙兩組份的混合液體均勻為止。 ⒌將攪拌均勻的防水涂料根據現場要涂刷的面積開始涂刷,基層涂刷要大于粘卷材的面積。防水涂料每次從攪拌結束至涂刷完畢遲不易超過30分鐘。 ⒍底層涂料次涂刷完畢后約4—8小時左右,方可再次涂刷第二次和第三次底層涂料,次涂刷厚度為0.5mm、第二次涂刷厚度為0.5mm左右、第三次涂刷厚度為0.5mm左右、涂刷第二次涂料之前必須要等次涂料完全凝固后方可再次涂刷。 ⒎粘結卷材時要等第二次涂料完全凝固后方可施工(防水涂料涂層可以根據工程現場實際情況、厚度要求進行多遍涂刷或噴涂,切記一次涂刷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