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在有關動機和注意力的實驗任務上,幾乎超過兒童。(Trainor & Sandra 1992)相比較于孩子學習的動力主要來源于父母壓力,成人學樂器的動機就是因為“自己想學”。因此成人讓兒童或者說兒童的家長羨慕嫉妒恨的,就是注意力和動力。花同樣的時間,成人的學習效果要比兒童好得多。
拔苗助長型
今年,考3,明年考6,后年考10……從當年的“考熱”現(xiàn)象中我們看到,這和很多家長一樣,急而主動地增加孩子學琴的課業(yè)壓力,甚至對孩子使用暴力也達不到他們的要求。你知道,并不是人人都是貝多芬莫扎特,彈鋼琴不僅是技術,更是一門藝術,需要功底也需要時間的沉淀,拔苗助長的行為非但對學琴無益,甚至還會扼殺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不聞不問型
鋼琴培訓學校鋼琴課上,父母送孩子們?nèi)ィ铝苏n,家長又來接,上課從不要求。一般來說,當孩子們在家里彈鋼琴時,這樣的父母從不干預,讓孩子們自己練習。培養(yǎng)孩子的意識不是問題,但對幼兒來說,家長的監(jiān)督是必要的,因為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弱,在鋼琴培訓學校學習中家長需要發(fā)揮“助教”的作用。
音樂源于生活,在不同的社會階段發(fā)展。人類在不同的時代對音樂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作曲家風格,情況也不同。在許多鋼琴文獻中,不同的作品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為了豐富劇目,拓寬視野,應多接觸不同時期的音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