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兒童在音樂的很多方面都天生敏感,例如對于“不和諧”的音,或者不符合音樂結構的樂句,他們不經過學習就能感知到。但是對于一首樂曲的感性認知、音樂體系、符合文化習慣的音樂結構等有關音樂的其他重要方面,就一定要等到一定年齡之后才能學到。
針對弱項做“刻意練習”,單點突破 重復已經掌握的東西是無法有效達到一個新的水平的。成年人如果能針對弱項做“刻意練習”可以地提高樂器水平。每個人學習樂器的時候,都有相對的優(yōu)勢和劣勢,而人會傾向于反復“把玩”已經會了的東西,不愿意改善自己的弱項。例如,我們學會某一個和弦之后就很樂于去表演有這個和弦的曲目,而不想去改善自己“節(jié)奏差”的問題?!翱桃饩毩暋敝傅氖且庾R到自己的弱項且針對這一弱項去聯(lián)系,當你的音樂練習密切伴隨著你的心理運動、認知適應甚至是生理反應,那些被認為是需要“音樂天分”的技能也證明可以被掌握。
有效的教導策略 直接決定了成人每一次的學習和練習是否有效,這些有效的策略需要通過老師不斷的積累,通過教授不同的學生,接觸大量的案例,老師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例如,我們的成人鋼琴空間就給每一個學員建立電子檔案,通過積累數(shù)據(jù),讓教導策略越來越有效。
音樂術語:包括音樂情感、表現(xiàn)力、音樂性、速度等。這些條款表明,學生的音樂歡快或抒情,或快板行板或慢板,這是整個工作方式直接相關。
比強度的標記:在古典音樂中,一般從PP FF,有六種不同水平的P,MP,MF,F(xiàn).的浪漫主義音樂和后來的作品從其范圍更廣。和SF值,升高,暗淡,等等。這些特定的力量標記也與音樂在音樂表演中的表現(xiàn)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