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成為實際商業(yè)活動中市場銷售的主要行為,不可避免地與消費者的心理活動產生密切的關系。而作為包裝設計者如果不懂得消費心理則會陷于盲目。怎樣才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又如何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誘發(fā)他們采取終的購買行為,這都必須牽涉到消費心理學的知識。因此,研究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及變化是包裝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掌握并合理運用消費心理規(guī)律才能有效地改進設計質量,在增加商品附加值的同時,提高銷售效率。
求異心理
持有求異心理的消費群體主要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該類消費群體認為商品及包裝的款式極為重要,講究新穎、獨特,有個性,即要求包裝的造型、色彩、圖形等方面更加時尚、更加前衛(wèi),而對于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格高低并不十分在意。在此消費群體中,未成年的少年兒童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對于他們來說有時產品的包裝比產品本身更為重要。針對這群不可忽視的消費群體,其包裝設計應突出“新奇”的特點,以滿足他們求異的心理需求。
個性化
個性化包裝設計是一種牽涉廣泛而影響較大的設計方法,不論是對企業(yè)形象、產品本身還是社會效果均有莫大的關聯(lián)與影響。包裝形象的塑造與表現(xiàn)向自然活潑的人性化、有機性造型發(fā)展,賦予包裝個性品質、獨特風格來吸引消費者。包裝盒設計時就必須系統(tǒng)化思考,對實際狀況作不同角度與立場的分析,以確立、明了各種應考慮的因素。
從性能特征上,單就食品而言,蛋糕點心類多用金色、淺黃 色給人以香味襲人之印象;茶、啤酒類等飲料多用紅色或綠色類,象征著茶的濃郁與芳香;蕃茄汁、蘋果汁多用紅色,集中表明著該物品的自然屬性。盡管有些包裝從主色調上看去不象上邊所說的那樣用商品屬性相近的顏色,但仔細看去如果該包裝的設計是出自行家里手的筆下,那么,在它的外包裝的畫面中準有那點晴之筆的象征色塊、色點、色線或以該色突出的集中內容。這應該是大家們的得意之作。有些服裝的包裝和一些化妝的包裝,甚至一些酒的包裝都能找到很多這樣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