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管
上世紀60年代晶體管的出現,使廣大音響愛好者進入了一個更為廣闊的音響天地。晶體管放大器具有細膩動人的音色、較低的失真、較寬的頻響及動態(tài)范圍等特點。
集成電路
上世紀60年代初,美國首先推出音響技術中的新成員——集成電路,到了上世紀70年代初,集成電路以其質優(yōu)價廉、體積小、功能多等特點,逐步被音響界所認識。發(fā)展至今,厚膜音響集成電路、運算放大集成電路被廣泛用于音響電路。
場效應管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生產出只場效應功率管。由于場效應音響功率管同時具有電子管純厚、甜美的音色以及動態(tài)范圍達90dB、THD組合音響一般可以分為迷你組合音響和家庭影院套裝。
通常所講的組合音響有臺式組合音響和落地式組合音響兩大類。由于要求組合音響有比較高的聲音質量,所以它的兩只音箱一般體積都較大。
按主機的結構(層數)劃分,音響有一體的和分層的兩類。在一體的組合音響中,它的各部分電路(包括點唱機)都在一個外殼之中,這種結構一般用于低檔的組合音響中。在分層的組合音響中,根據機器的檔次不同所分的層數也不一樣。分層較多的組合音響中有:電唱機一層、CD唱機一層、調諧器一層、雙卡錄放音座一層、音調控制器一層、主功率放大器一層。在分層較少的組合音響中,電唱機、CD唱機各分一層,其他為一層。
嵌入式音響,嵌入式音響的出現源于1998年的成都福韻(FREENOTE),經歷了十幾年的發(fā)展,嵌入式音響在“家庭中央網絡音響系統(tǒng)”、“嵌入式家庭影院”中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成都天翔(HVS)結合平板音箱和嵌入式音響的特長,研發(fā)出新一代家庭音響系統(tǒng)“家庭養(yǎng)生音響系統(tǒng)”,為家庭音響的發(fā)展做出了試探型的一步!
音響設備的系統(tǒng)組成
1、音源(音樂播放設備、拾音設備即話筒)
2、控制設備(模擬調音臺、數字調音臺、數字音頻媒體矩陣、AV數字管理中心)
3、周邊設備(處理器、均衡器、壓限器、分頻器、激勵器、延時器、效果器、反饋抑制器)
4、還原設備(音箱或揚聲器系統(tǒng)、功率放大器,即功放)。
5、連接線(以上設備由各種類型不同的線材、電纜串接在一起,組成統(tǒng)一音響系統(tǒng)使用。)
音響設備對使用者有很高的要求,對各種器材的功能和使用都十分的了解,具備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地聽音能力、極強的調試水平、強調故障診斷與排除能力。難點在于進行系統(tǒng)的設計和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