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溫環(huán)境下工作時,接觸熱輻射量大,因此,在高溫條件下工作時穿著的工作服應盡量采用白色或淺色,布料要厚而軟。另外,高溫下工作出汗多,有些人喜歡上身赤膊,這樣會導致熱輻射灼傷皮膚,使皮膚熱而干,降低散熱功能。還容易使身體受傷。因此高溫下工作不但應該穿衣服,還應當穿著較厚的長袖衣服和長褲,并戴上手套以至面罩、護腳罩等。 2、穿著工作服除要根據工作性質選擇外,還應注意專服專用,工作服只在工作間穿用,不要帶回家,以防帶回病菌或毒物傳染擴散。還應注意保持清潔、整齊,經常清洗、縫補,保證工作服起到應有的保護作用。 3、合理的衣著和工作服可協助調節(jié)體溫,保護皮膚,以達到防水、防火、防熱輻射、防毒、防動物咬等目的。衣著與工作服是否合理,直接關系著人體健康。
工作服的清洗 清洗目的 建立一個工作服的清洗規(guī)程,包括各生產區(qū)穿戴的工作服的清洗。使工作服的清潔操作規(guī)范進行。 清洗責任 工作服清潔工,質量、技術管理部門檢查員及車間操作人員對此規(guī)程的實施負責。 清洗程序 1.洗滌劑采用具有強去污力的洗衣粉,如汰漬、立白等。 2.清洗設備宜采用有甩干功能的洗衣機。 3.清洗方法及程序各人按規(guī)定時間將臟工作服放在指定地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在百廢待興、政務繁雜的情況下,黨和卻十分關心人民警察隊伍的正規(guī)化建設,新中國的代警服誕生了。這套警服也稱之為“五O”式警服。代警服著裝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相同,其區(qū)別是胸章標有“人民公安部隊”字樣,臂章為盾形,上方橫寫黑色“公安”二字,下方綴。其服裝制式有干部、民警之分。此后,人民警察的服裝又經歷了“五五”式、“六五”式、“七一”式、“八三”式、“八九”式五次大的變革,其警服顏色經歷了米黃色、墨綠色、藏青色、藏藍色、橄欖綠色的變化﹔其警帽也經歷了大蓋帽、解放帽、大檐帽的變化﹔其帽徽、領花、領章、臂章也發(fā)生了變化。“八九”式服裝的特點是實行了警銜制,分為警監(jiān)、警督、警司、警員四等十二級。但大多數變化的警服都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制服顏色接近,款式也都以中山裝為基點,特別注重上裝四只口袋的形狀。當改革開放的中國以嶄新的面貌出現世界面前時,在對外活動中體現國家形象的警察,老式的警服顯然是大大落伍了。警服既要體現執(zhí)法者的尊嚴,又要使廣大人民群眾感到親切,還要和國際接軌,于是,新的“九九”式警服應運而生了。
GB/T 23316-2009《工作服防靜電性能的要求及試驗方法》 于2010年1 月1日開始實施。此標準主要參照了日本工業(yè)標準JIST8118:2001《防靜電工作服》,適用于加入導電纖維的防靜電機織物為主要面料制成的防靜電服裝。 首先要明確兩個概念,1、什么防靜電織物,防靜電織物是指基本等間隔或均勻地加入導電纖維的織物;2、為防止靜電,在服裝的面料和里料都使用防靜電織物的服裝,稱為“帶防靜電里料的服裝”。 在服裝設計時,要注意對無防靜電性能織物的應用面積的規(guī)定,規(guī)定要求為不超過20%: 1、沒有里料的防靜電服裝(面料全部使用防靜電織物),其用于加固、口袋時的無防靜電性能的織物,面積不應超過防靜電服的表面或里面露出面積的20% 。 2、有里料的防靜電服(有填充物的防寒服等),其面料和里料都使用防靜電的織物,通常不使用里起毛的面料(如毛皮)。 3、帶防靜電里料的服裝,使用無防靜電性能的織物用于領子、袖口的場合,其面積不應超過防靜電服的面料或里料露出面積的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