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音師是負責演出舞臺上所有音響器材的專業(yè)人員。首先需要把所有的音源集中到調音臺,再把它們分成各個副路、編組、調校,然后將總路輸出音訊經總音響均衡送到功放及音箱發(fā)出聲音,以使其與該場地的音響特性相適應。調音師需要知道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音樂特性、容易反饋的頻率及場地的共鳴點,才能控制每首歌曲的音量,并對它們作均衡處理。此外還要會用效果器改良不用的
人聲、樂器聲并熟悉每一件器材的功能與限制,不使之出現(xiàn)失真及其它不良效果。對于所選用的器材要保證其質量與可靠性,事先要對可能出現(xiàn)的故障做好準備,及時采取有效的補救方法。有時需要在演出前幾小時完成準備工作,雖然時間很緊,但為了保險起見每條訊號線都要自己親自接才可放心。
專業(yè)用于舞臺演出的音響音質的評價標準有兩種,種是客觀標準,即儀器檢測標準;第二種是主觀評價標準。其中儀器檢測標準(即客觀標準)是明確的,主觀標準是因人而異的,因此首先客觀上要檢測出好的性能,才是好音箱和基礎,當然主觀評價應以“解析力好(音樂清析度高)”、“生動感強(音樂表現(xiàn)活潑)”、“結像力好(聲音凝聚力、定位好)”、“有空氣感(彈性好)”、“透明度高(高音穿透力好)”。
技術保障以及實施
A)視覺的特征--趨光性/適應性/疲勞性
B)適當亮度--劇場以及觀眾席的大小/欣賞距離/內容情景的要求/投光距離/投射面積/功率/光效利用率
C)光具的組合--燈具性能的利用/多燈排列設置/燈具組合共用/定點光/單燈特燈/效果器材應用
D)布光效果--投光角度-投光方向/光區(qū)組合銜接/燈具的隱蔽方式-暴露方式
E)控制及操作--調光-改變電壓/與情節(jié)相吻合時空轉換/變化時機-臺詞-體形-曲調-聲效/編程、操作、管理
調試前一定要認真了解系統(tǒng)構造和設備的性能,因為只有掌握了系統(tǒng)和設備的情況,我們才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可行的調試方案,才能對調試時可能發(fā)生的情況有所估計,否則,對系統(tǒng)、設備情況不了解不熟悉盲目調試,結果肯定不會理想。尤其是對于我們在一般工程中很少用到的一些新型、特殊設備,安裝調試前一定要認真學習它的原理、性能和操作方法。②調試前一定要對系統(tǒng)、設備的設定情況進行的檢查。因為安裝和單機檢查過程和系統(tǒng)調試的側重點畢竟不同,設備的設定情況往往是隨意的,在進行調試前可能某些重要的設定鈕已經和實際要求完全不同了,所以檢查是有必要的,對各設備的設定情況作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