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泛指用于工民建筑的木制材料,通常被為軟材和硬材。工程中所用的木材主要取自樹木的樹干部分。木材因取得和加工容易,自古以來就是一種主要的建筑材料。
木材按樹種進行分類,一般分為針葉樹材和闊葉樹材。
防腐木是采用防腐劑滲透并固化木材以后使木材具有防止腐朽菌腐朽功能、生物侵害功能的木材。種類
木材可分為針葉樹材和闊葉樹材兩大類。杉木及各種松木、云杉和冷杉等是針葉樹材;柞木、水曲柳、香樟、檫木及各種樺木、楠木和楊木等是闊葉樹材。中國樹種很多,因此各地區(qū)常用于工程的木材樹種亦各異。東北地區(qū)主要有紅松、落葉松(黃花松)、魚鱗云杉、紅皮云杉、水曲柳;長江流域主要有杉木、馬尾松;西南、西北地區(qū)主要有冷杉、云杉、鐵杉。
木材的結(jié)構(gòu)
宏觀條件下木材由樹皮,木質(zhì)部和髓心組成。
樹皮:包裹在木材的干、枝、根次生木質(zhì)部外側(cè)的全部組織;
形成層:位于樹皮和木質(zhì)部之間,由于形成層的分生功能,木材直徑會變粗;
次生木質(zhì)部:位于形成層和髓心之間,來源于形成層的分裂生長;
髓心:一般在樹干的中間位置,由木質(zhì)部包裹,提供幼樹生長的養(yǎng)分,生命周期短;
含水率
指木材中水重占烘干木材重的百分數(shù)。木材中的水分可分兩部分,一部分存在于木材細胞胞壁內(nèi),稱為吸附水;另一部分存在于細胞腔和細胞間隙之間,稱為自由水(游離水)。當吸附水達到飽和而尚無自由水時,稱為纖維飽和點。木材的纖維飽和點因樹種而有差異,約在23~33%之間。當含水率大于纖維飽和點時,水分對木材性質(zhì)的影響很小。當含水率自纖維飽和點降低時,木材的物理和力學性質(zhì)隨之而變化。木材在大氣中能吸收或蒸發(fā)水分,與周圍空氣的相對濕度和溫度相適應而達到恒定的含水率,稱為平衡含水率。木材平衡含水率隨地區(qū)、季節(jié)及氣候等因素而變化,約在10~18%之間。
脹縮性
木材吸收水分后體積膨脹,喪失水分則收縮。木材自纖維飽和點到爐干的干縮率,順紋方向約為0.1%,徑向約為3~6%,弦向約為 6~12%。徑向和弦向干縮率的不同是木材產(chǎn)生裂縫和翹曲的主要原因。
木制品包裝箱中板材環(huán)保標準
板材大致可分為密度板、刨花板、飾面板、木工板、膠合板、三聚氰胺板、集成材、歐松板、無甲醛秸稈板等9種類型,但是由于家庭要求的不同,市場上常用的板材主要是木工板、集成材(指接板),以及少量的三聚氰胺板、飾面板(模壓板)、密度板、刨花板、飾面板和膠合板.
1:集成材(指接板):又稱膠合板,市場常見的是用楊木或杉木采用指接、切口接等方式拼接起來的板材,采用直接的也稱作指接板。
規(guī)格:厚度一般是18mm,也有16mm的。環(huán)保級別:大品牌常見E1、E0、零甲醛;小品牌也有E2級板材。
2:木工板:學名細木工板。有兩片單板中間粘壓拼接木板而成。由厚度相同、長度不一的木條平行排列,并緊密拼接而成,一般為五層結(jié)構(gòu)。
規(guī)格:厚度大約從1.2CM-2.5CM不等。
3:飾面板:也叫貼面板、三夾板,它是用天然木材刨切或旋切成厚0.2—1mm的薄片,經(jīng)拼花后粘貼在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等基材上制成。這種材料紋理清晰、色澤自然,是一種較高級的裝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