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價值:節(jié)日送山雞是我國自古就有的傳統(tǒng),有表達吉祥如意和美好前程之意。同時還可制成漂亮又好賣的標本。用山雞皮毛做成的標本,光彩鮮艷、栩栩如生、高貴典雅,每架200多元還暢銷各大城市工藝禮品店、旅游景點。山雞的羽毛別具特色,還可以制成羽毛扇、羽毛畫、玩具等工藝品。英國國防部還把它做成有效的防彈衣。食用價值:山雞肉質(zhì)細嫩鮮美,野味濃,其蛋白質(zhì)含量高達30%,是普通雞肉、豬肉的2倍,脂肪含量僅為0.9%,是豬肉的1/39、牛肉的1/8、雞肉的1/10,基本不含膽固醇,是高蛋白質(zhì)、低脂肪的野味食品。山雞因此成為歷代皇家貢品,清代乾隆皇帝食后贊嘆不已,寫下“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壓江南十二樓”的名句;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葉選平食后評價:“好看、好吃、有野味”;營養(yǎng)學家于若木也對山雞的營養(yǎng)成份給予很高的評價。山雞送人是禮品,待客是珍稀野味,還是美國白宮招待國家元首的保留菜肴。正因為如此,每年春節(jié)前后,市場上都掀起一股送山雞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