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殖設備:
1、蠅籠?;\高1.5m(其中籠腳50cm),寬60cm,長100cm。籠的底面可用三合板,四周用12目的鉛沙窗釘上。在長方形的一面開個10×10cm大的洞口,縫上1個褲腳,作為換料進出口。
2、育蛆平臺。砌成10cm一個斜坡的平臺。平臺內用水泥抹光滑。成熟的蛆習慣往高的一側爬行。
3、生產流程:
①糞料的配方: 育蛆原料:80%鮮豬糞 10%麥麩 10%花生渣 (注:每天用EM 1:10調水噴灑可除臭) 集卵原料:80%鮮豬糞 10%麥麩 9.5%花生楂 0.5%碳酸氫氨 種蠅飲料:5%黃糖 5%奶粉 5%鮮雞蛋 0.2%維C 0.2%蛋氨酸 84.6%水
②糞料的發(fā)酵: 用EM按1:10的的比例稀發(fā)酵。濕度在70—80%之間,混合發(fā)酵1—2天即可使用,可消除糞料在育蛆過程中有毒有害氣體。
③把集卵原料放進育蛆平臺的糞料上。次日可見幼蛆。2天后可見成熟的蛆蟲爬出糞堆,向平臺稍高的一側爬。取出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漂洗10分鐘即可用。
④投料、集蠅卵和取蛆的時間安排
投料(種蠅飲料):不定時,觀察吃完便投,注意每次投料不可太多,防弱死。 集卵原料:早上放入籠內,晚上取出放進育蛆平臺。
取 蛆:視生產和運用而定。
按此法養(yǎng)殖,每天每個籠可產出20斤的蠅蛆。每批糞原料中能生產出一批蠅蛆,后再于用養(yǎng)殖蚯蚓,在蠅蛆生長適溫范圍內,溫度偏高或偏低,均影響到出蛆時間的長短。因此,生產計劃要根據氣溫變化隨時調整,以保證鮮蛆產量穩(wěn)定、平衡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