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特有的珍稀植物-鵝掌楸
【學名】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
【英文名】Chinese tulip tree
【別名】馬褂木,雙飄樹
【分類】木蘭科(Magnoliaceae),鵝掌楸屬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999年8月4日批準)
木蘭科為古老被子植物,本屬在中生代白堊紀中期--第三紀早-中期分布于北半球緯度較高的北歐、格陵蘭和阿拉斯加等地。到了新生代第三紀,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第四紀冰川以后僅在我國的南方和美國的東南部有分布(同屬的兩個種),成為孑遺植物。
因此,鵝掌楸和北美鵝掌楸都是十分古老的樹種,它們對于研究東亞植物區(qū)系和北美植物區(qū)系的關系,對于探討北半球地質(zhì)和氣候的變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形態(tài)】落葉喬木,樹高達40米,胸徑1米以上。葉互生,長4一18厘米,寬5—19厘米,每邊常有2裂片,背面粉白色;葉柄長4—8厘米。葉形如馬褂──葉片的頂部平截,猶如馬褂的下擺;葉片的兩側(cè)平滑或略微彎曲,好像馬褂的兩腰;葉片的兩側(cè)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馬褂伸出的兩只袖子。故鵝掌楸又叫馬褂木?;▎紊敚ū黄?枚,外輪3片萼狀,綠色,內(nèi)二輪花瓣狀黃綠色,基部有黃色條紋,形似郁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稱是“Chinese Tulip Tree”,譯成中文就是“中國的郁金香樹”。雄蕊多數(shù),雌蕊多數(shù)。聚合果紡錘形,長6-8厘米,直徑1.5-2厘米。小堅果有翅,連翅長2.5-3.5厘米。
【用途】
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盆景觀賞植物,十分稀少。
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有抗性,可在大氣污染較嚴重的地區(qū)栽植。
樹皮入藥,濕。
【保護級別】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分布】鵝掌楸主要生長在長江流域以南,其分布區(qū)東起浙江省青天縣,向西直至云南省金平縣,北界為陜西省紫陽縣,向南也至云南省金平縣,再向南一直可延伸到越南北部。大多在海拔600-1500m之間的低山地零星生長。據(jù)調(diào)查我國的11個省84個縣有鵝掌楸自然分布,包括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西、陜西、四川、貴州、云南等,但一般東部、中南部較分散,而西部相對較集中。
【瀕危原因】鵝掌楸在自然條件下,種子飽滿率一般不到15%,而種子發(fā)芽率僅在5%以下,造成這種低結(jié)實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即前述植物入藥。
【藥名】鵝掌楸
【別名】馬褂木、雙飄樹
【來源】木蘭科鵝掌楸屬植物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以根、樹皮入藥。夏秋采樹皮;秋采根,曬干。
【性味歸經(jīng)】辛,溫。
【功能主治】除濕,止咳。用于風濕,風寒咳嗽。
【用法用量】根或樹皮0.5~1兩。
【摘錄】《全國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