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總是想快些長大,長大后就可以穿很漂亮的衣服,有更多的時間去逛街。不過等你到了二三十歲的年紀,你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衣服已經(jīng)穿不了了,所以這才懂得為什么有些有錢人還在省錢。其實這就是因為他們懂得省錢的道理,所以才會更有錢。如果你也是一個省錢的人,就要記得這幾點。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育孩子的家庭也在越來越多,因此,父母為了能夠更好的照顧孩子,也就會更加的仔細。很多時候,都是從小養(yǎng)成了摳門不舍得花錢的習慣,這樣往往成為了壞習慣,會在將來形成消費觀時不會節(jié)約。 一個愛占小便宜的人,即使將來有了孩子,也會過度節(jié)約,以為花點小錢就能夠過得很好,不會大手大腳的消費。這種習慣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會使孩子變得更加節(jié)約,更加不舍得花錢。這兩天,小雅的婆婆向我們吐槽,說婆婆剛?cè)ナ篮⒆觿偝錾鷽]多會兒出現(xiàn)了意外,孩子看到其他孩子媽媽吃好吃的,孩子也想吃,就問婆婆能不能吃一點,婆婆直接說不行。小雅當時心里真是五味雜陳,明明自己就是做了錯誤的選擇,卻還是因為婆婆的語氣而不忍心,難道她覺得她不應該這樣做嗎?在小雅的印象中,婆婆似乎真的很節(jié)約的樣子,為此甚至產(chǎn)生了一種厭煩的心理,但是等想到自己剛剛出生的孩子時,又真的是心痛不已,因為婆婆對孩子的愛是那么不容易表達的出來。那么,作為婆婆的我們?yōu)槭裁匆@樣做呢? 你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心理呢?一、不想讓年邁的母親孤單小雅是公公婆婆帶大的孩子,但是那時的小雅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事業(yè),而且還有一個2歲的孩子。雖然說公公婆婆是愛孩子的,但是年老的母親對于剛剛有了自己的家庭,還有年幼的女兒來說是個很大的困擾。而且在傳統(tǒng)文化中女兒是要孝順父母的,而婆婆也會更加的注重這一點,因此公公婆婆也會做出節(jié)約來讓女兒能夠更好的孝敬爺爺奶奶。如果從長遠考慮就直接說不行讓孩子吃的話,就會直接影響女兒給寶寶更多親子感情。只會讓孩子更加的自私無情。 二、給孩子灌輸“沒有條件的愛”當公婆帶孩子時都是想孩子能夠有好的生活,能夠讓孩子有更高的素質(zhì),所以也就會用更多的物質(zhì)來獎勵孩子。而在孩子養(yǎng)育的過程中,婆婆就會讓小雅買一些很貴的東西給孩子,還說自己是為了孩子才這樣做的,因為女兒平時也就是個月光族,能夠買的東西也就是那么些。這樣就會激起小雅心中的嫉妒,畢竟這些東西是爸爸媽媽一個月的工資。只要自己有可能,小雅就不想讓孩子再吃苦了。因此,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是會用錢來教育孩子,只有讓孩子的內(nèi)心富有才是最有意義的。